一到冬天,流鼻血求診個案就會增加。講到流鼻血,不少人擔心是否患上鼻咽癌等惡性腫瘤。大部分流鼻血個案最常見成因,是天氣乾燥令鼻黏膜受損出血,尤其是經常捽鼻,或有鼻敏感、傷風感冒人士。究竟流鼻血應如何正確止血?什麼情況的流鼻血需要加以警惕﹖
撰文:醫善同行醫學顧問、耳鼻喉科專科醫生周順傑
眾所周知,冬天容易流鼻水,其實流鼻血個案亦明顯較其他季節多,主要是鼻黏膜因天氣乾燥而變得容易裂開、受損。若有傷風感冒或其他上呼吸道感染,鼻子較易充血,當打噴嚏或流鼻水時,鼻黏膜變得更為脆弱,增加流鼻血風險。當中以小朋友個案為多,與小朋友經常忍不住捽鼻有關,尤其是睡覺時不自覺捽鼻,令半夜流鼻血情況時有發生。
部分人至今仍對處理流鼻水的方法有迷思,究竟要低頭還是仰頭?用紙巾塞鼻孔是否有效止血﹖大部份情況下,出血位置在鼻腔前端,因該處有較多血管,所以當流鼻血時,應保持冷靜,採取坐姿,將頭微微前傾,利用拇指及食指按壓兩側鼻翼(勿按在鼻樑位置),改用口呼吸。一般情況下,按5分鐘左右就能止血。若血流不止,可再加大力度按壓多幾分鐘直至止血,若長時間無法止血就應求醫。
至於用紙巾塞鼻孔的做法,效果較低,因紙巾被血浸濕後無法達到擠壓效果,止血效果不及用手按壓來得快。也有人會在流鼻血時仰頭或躺下,其實這會讓血液倒流進喉嚨,刺激胃部,反造成作嘔情況,亦無辦法判斷患者流了多少鼻血。
什麼情況下的流鼻血需要警惕?若經常只有單側鼻孔流血,且情況頻密,流血量多,屬情況異常,最好求醫檢查。除了有機會天生鼻黏膜較薄,亦有機會是血管瘤、其他腫瘤或鼻中膈彎曲導致。另外,年長者亦要提防突然流鼻血的情況,有機會是血壓高造成,或服用阿士匹靈或其他薄血藥而容易流鼻血。
若經常流鼻血造成困擾,醫生一般會處方有保濕成份的藥膏讓患者塗在鼻孔內,保護鼻黏膜以防破裂。容易流鼻血的人,最好減少進食辛辣食物及打邊爐,這些都會加劇血管膨脹,增加流鼻血風險。平時亦可使用加濕器,防止鼻腔過度乾燥,並應補充足夠水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