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07月15日, 星期二

本周專題

拒絕共用物品 避開頭蝨溫床

夏季天氣炎熱潮濕,我們的頭皮環境容易成為適合頭蝨生存及繁殖的溫床。加上不少人趁夏日享受戶外活動,與他人接觸機會因而增加。若活動期間需要共用物品,例如頭盔或毛巾,須注意感染頭蝨的風險。 撰文:醫善同行醫學顧問、皮膚科專科醫生陳厚毅 頭蝨是常見於頭髮的細小寄生蟲,以吸血維生。一旦惹上頭蝨,它會黏附在髮幹產卵,蟲卵於數周內就會長成稚蟲及成蟲。成蟲一般壽命約30天,離開人體後(例如依附在頭盔、帽子、髮飾及梳子等等),約2天內死亡。要留意的是,其實頭蝨不懂得「跳來跳去」,主要傳染途徑多數是直接接觸,例如與患者「頭貼頭」碰觸,以及與患者共用可能已沾上頭蝨的物件。 臨床上,一年四季都有受頭蝨困擾的病人求診,但筆者留意到一般夏季的病例會稍稍增加,可能是夏天戶外活動頻繁,舉例進行攀石及踩單車等需要佩戴頭盔等護具的運動有關。若與他人共用頭盔,隨時成為頭蝨的傳播途徑。 若想避開頭蝨,我們可以盡量避免與他人共用物件,例如自行準備「私家」用具,保障自己。若知悉會遇到必須與他人共用物件的情況,可事先準備一次性浴帽之類作頭套,避免頭皮與共用物件直接接觸,以免頭蝨有機可乘。 坊間不少人習慣以酒精噴霧或酒精濕紙巾為共用物件進行消毒,但消毒用品未必對驅蝨有效,反而須留意若相關消毒用品的酒精成份欠妥,或酒精未乾透就直接接觸到頭皮,有機會反令頭皮被酒精灼傷,甚至引起頭皮敏感。 曾有病人感染頭蝨但渾然不知,誤將頭蝨與頭皮屑混為一談。兩者遠觀外型相似,更同樣令病人頭痕。其實,頭皮屑經常反覆出現於病人髮間,有機會與家族遺傳或天氣因素有關。但頭蝨多數是突然出現,除了令人頭痕,病人頭皮會出現紅色斑點,一旦抓破會引致紅腫熱痛的發炎情況。 數年前曾有一宗案例,本港有多名兒童於展覽館活動直接共用頭盔,因而接連惹上頭蝨。頭蝨不會令人脫髮,但涉事幼童因頭痕而抓至頭皮嚴重發炎,頭皮出現傷口及疤痕,影響生髮。幸好當時及早求醫,成功控制頭皮及頭髮問題。 當懷疑感染頭蝨,盡快求醫是為上策。醫生會對症下藥,例如處方殺蝨洗頭水,並教導病人以專用梳子清除頭蝨卵,大約一至兩個星期便可康復。而病人用過的衣物及枕頭被單亦需要以攝氏60℃的熱水清洗及烘乾,務求徹底滅蝨。

專科醫學

專職醫療

健康分享

拒絕共用物品 避開頭蝨溫床

夏季天氣炎熱潮濕,我們的頭皮環境容易成為適合頭蝨生存及繁殖的溫床。加上不少人趁夏日享受戶外活動,與他人接觸機會因而增加。若活動期間需要共用物品,例如頭盔或毛巾,須注意感染頭蝨的風險。 撰文:醫善同行醫學顧問、皮膚科專科醫生陳厚毅 頭蝨是常見於頭髮的細小寄生蟲,以吸血維生。一旦惹上頭蝨,它會黏附在髮幹產卵,蟲卵於數周內就會長成稚蟲及成蟲。成蟲一般壽命約30天,離開人體後(例如依附在頭盔、帽子、髮飾及梳子等等),約2天內死亡。要留意的是,其實頭蝨不懂得「跳來跳去」,主要傳染途徑多數是直接接觸,例如與患者「頭貼頭」碰觸,以及與患者共用可能已沾上頭蝨的物件。 臨床上,一年四季都有受頭蝨困擾的病人求診,但筆者留意到一般夏季的病例會稍稍增加,可能是夏天戶外活動頻繁,舉例進行攀石及踩單車等需要佩戴頭盔等護具的運動有關。若與他人共用頭盔,隨時成為頭蝨的傳播途徑。 若想避開頭蝨,我們可以盡量避免與他人共用物件,例如自行準備「私家」用具,保障自己。若知悉會遇到必須與他人共用物件的情況,可事先準備一次性浴帽之類作頭套,避免頭皮與共用物件直接接觸,以免頭蝨有機可乘。 坊間不少人習慣以酒精噴霧或酒精濕紙巾為共用物件進行消毒,但消毒用品未必對驅蝨有效,反而須留意若相關消毒用品的酒精成份欠妥,或酒精未乾透就直接接觸到頭皮,有機會反令頭皮被酒精灼傷,甚至引起頭皮敏感。 曾有病人感染頭蝨但渾然不知,誤將頭蝨與頭皮屑混為一談。兩者遠觀外型相似,更同樣令病人頭痕。其實,頭皮屑經常反覆出現於病人髮間,有機會與家族遺傳或天氣因素有關。但頭蝨多數是突然出現,除了令人頭痕,病人頭皮會出現紅色斑點,一旦抓破會引致紅腫熱痛的發炎情況。 數年前曾有一宗案例,本港有多名兒童於展覽館活動直接共用頭盔,因而接連惹上頭蝨。頭蝨不會令人脫髮,但涉事幼童因頭痕而抓至頭皮嚴重發炎,頭皮出現傷口及疤痕,影響生髮。幸好當時及早求醫,成功控制頭皮及頭髮問題。 當懷疑感染頭蝨,盡快求醫是為上策。醫生會對症下藥,例如處方殺蝨洗頭水,並教導病人以專用梳子清除頭蝨卵,大約一至兩個星期便可康復。而病人用過的衣物及枕頭被單亦需要以攝氏60℃的熱水清洗及烘乾,務求徹底滅蝨。

最新消息

義工資訊

體檢優惠